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俗称羚。《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两角短长羚羊体形中等,身长1~1.4m,肩高63~83cm,雄性具角一对,不分叉,略成弓形弯曲的长圆锥形,雌性无角,鼻部延长并肿胀性鼓起,有高鼻羚羊之称。
主产于西伯利亚及小亚细亚一带,我国新疆北部边境地区亦有少量产。全年可捕,猎取后,将其双角从基部锯下,洗净,晒干。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角色莹白,春季,猎得者青色微黄,冬季猎得者因霜雪浸袭,角质变粗糙,表面有裂纹,品质较次。
性状鉴别: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皱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节,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 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表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按进口药材质量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
【一等】
枝条短小均匀,质嫩,通体红润,光洁如玉,基部无青茬,透视有“血丝”,“通天眼”清晰可见。

【二等】
枝条短小均匀,质嫩,通体红润,光洁如玉,基部无青茬,透视有“血丝”,“通天眼”清晰可见。
【三等】
质稍老,表面较粗糙,有裂纹,无光泽奇,基部有青茬。
【四等】
质老,角表面裂纹较多,无光泽,基部有青茬,同时包括轻微秃尖、破尖等降级羚羊角。
【品质评价】以全体光滑显半透明,质嫩,色白光润,支条均匀,“血丝”“血斑”明显,角尖有一厘米左右乌黑斑纹,“通天眼”清晰可见,全体纵向无裂纹或裂纹少而浅为佳品。
【功能与主治】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风解毒。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