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行业动态 >> 内容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三年初见成效

时间:2009/11/6 9:36:07 作者:杞人 朝胜 来源:科技日报

  3年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在全国率先吹响“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角。提出以整合资源、发展事业、做强产业、弘扬文化为总方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制造和流通产业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创新体系、中医药标准体系,以打造名院名科、名药名厂、名店名城、名医名校和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合作,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

  3年后,广东基本实现了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初见成效”的预期目标。即将召开的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说明,中国选择了广东,世界选择了广东。

  中医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目前广东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床位等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形成了以城市综合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县级中医院为骨干,以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点为基础,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至2008年底,全省中医机构2686个,其中县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149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24448张,卫生技术人员32104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1604人。9l%的综合医院、75%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80%的村卫生室和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全省中医诊疗人次4379.1万、住院服务量54.4万人次,较2005年分别增长13.2%、23.6%。

  中医药名院名科建设,名医培养,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工程成效明显,近三年建成15所中医名院、53个中医名科、40个基层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4个区创建成为国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中医医疗服务品牌优势凸显、交相辉映,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率先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宣传服务理念,加强试点单位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服务内容,探索区域性服务网络,逐步理顺服务相关收费项目政策。中医药应急能力显著加强,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突出。

  中医药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省中医药科学院、省中医研修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省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挂牌运作,使全省中医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国家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广东,广东省中医院列入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省第二中医院、惠州市中医院、翁源县中医院等一大批省、市、县中医医疗机构相应列入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院大学附一院急诊科成为国家中医急诊临床基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承担了国家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任务,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基地。罗浮药谷一期工程正式开业,广州国际医药港建设进展顺利,中药物流平台已见雏形。

  中医药教育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初具名校风采。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共培养继承人146位,成为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骨干人才。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0个。一大批中医药科技攻关项目列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三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8项。

  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中药企业共有21个,销售过亿元的中药产品达14个。2008年,全省中药企业工业总产值180亿元,比2005年增长92%。名优品种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康美药业饮片业务去年增长高达97%,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广东凉茶产业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产销量保持30%以上的增幅。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140余家医药企业落户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去年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1%。广药集团、白云山股份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实现了资产增值和跨越式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工作取得突破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编撰出版《通俗中医药丛书》、《中医特色诊疗简易读本》等一批中医药科普读物,启动《岭南中医药文库》、《岭南中医药名家》编撰工作。省中医药博物馆建成开馆,至今已接待社会各界参观者3万多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大力实施中医药“走出去”战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从民间向政府层面转变,有力推动了岭南中医药走向世界。先后与越南、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加强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台湾的中医药交流。

  粤港澳中医药合作向纵深推进,在中医药信息、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第四代青蒿素复方药物国际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

作者:杞人 朝胜 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