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树木作为自然界的守护者,不仅构筑起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调节着气候的呼吸节奏,更以独特的药用价值守护着人类健康。让我们一起走近集生态价值与药用功效于一身的"宝藏树木"吧!

桑树,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其叶、果、根、皮等部位均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具有疏风清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功效。
桑椹富含天然黑色素,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达到生发的效果。此外,桑葚还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桑枝是风湿痹痛良药。在理疗中,桑枝常被用来制作药浴或煎汤熏洗,帮助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灵活。
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与地骨皮配伍作为泻白散的主药。
石斛桑椹杞枣汤
【材料】铁皮石斛、枸杞、桑椹、红枣、猪瘦肉、生姜
【做法】1.红枣去核后,与铁皮石斛、桑椹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块焯水待用,生姜切片备用。2.将铁皮石斛、桑椹、红枣、猪瘦肉、生姜片加水入锅,武火煮沸转文火煮40分钟,加入洗净的枸杞子。3.继续煲1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调肝明目、健脾养血。
作为现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银杏2.7亿年的演化史使其成为研究植物进化的“活化石”。
银杏果,也称之为白果。白果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核黄素,胡萝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适当的食用银杏果,可以抑菌杀菌,祛痰止咳。
银杏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记忆力等多重功效。
五指毛桃山药汤
【材料】五指毛桃、陈皮、白果、山药、蜜枣、瘦猪肉、生姜
【做法】1.把五指毛桃、白果、山药、蜜枣洗净并浸泡30分钟后备用,生姜切片备用,瘦猪肉焯水备用。2.锅内放入五指毛桃、白果、生姜片、山药、蜜枣、瘦猪肉加入适量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45分钟。3.往锅内加入陈皮,继续煲15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枸杞,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果实枸杞子自古便是中医药推崇的滋补圣品。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可以滋补肝肾、润肺、生精、养血、明目。《本草纲目》记载,“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枸杞子自古以宁夏枸杞为地道药材,药用价值最高。
地骨皮,即枸杞的干燥根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天精草是枸杞的嫩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补虚益精。同时可以制茶,宁夏民间称其为“枸杞芽茶”。
参须枸杞桑莲汤
【材料】生晒参、山茱萸、莲子、蝉花、蜜枣、生姜、瘦猪肉
【做法】1.把山茱萸、莲子、蝉花、蜜枣洗净备用,猪肉切块、生姜切片备用。2.山茱萸、莲子、蝉花、蜜枣、生姜、猪肉加水入锅。3.武火煮沸转文火煮50分钟,加入生晒参,继续煲15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升阳养肝、健脾益肾。
目前,采芝林结合每个时节的特点,推出“二十四节气汤包”这些汤料包不仅方便易煮,还能让你轻松做出滋补好汤。若无暇亲自下厨,不妨到采芝林中药非遗文化馆内的膳食馆一探究竟。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7:30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塞坝路12号4-5号自编(采芝林中药非遗文化体验馆馆内)
【咨询电话】020-81719882
“采芝林”老字号始创于清朝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至今已有219年的历史,是岭南中药文化的集大成者,国家级“中华老字号”企业,作为广东省、广州市及荔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采芝林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广药集团旗下,聚焦中药的全产业链经营,涵盖生产、科研、检测、种植及营销服务。
采芝林秉承“兴药、济世、治病、救人”的古训,积极传承与保护着“粤帮炮制”的精髓,对弘扬中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不仅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经过“粤帮炮制”特色代表的采芝林薄装鹿茸片炮制工艺,作为国内唯一的鹿茸薄片发明专利,融合了岭南古法炮制特色,不仅药效温和、滋补,且更适合岭南人与体虚者以及岭南炮天雄炮制技艺,作为荔湾区非遗项目,通过精湛工艺降低附子毒性,增强药效,展现了采芝林在中药炮制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精神。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图:陈彦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