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药材分会 >> 内容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时间:2024/11/18 13:49:32 作者: 来源:采芝林非遗文化体验馆

炙法,作为“粤帮炮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历史悠久,技艺独特,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净制或切制后,与定量液体辅料混合均匀,稍闷润,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再经炒制等加热处理的一种炮制方法成为炙法。由于炙法所用的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蜜炙、醋炙、盐炙、姜炙、油炙等。


酒炙:药物经净制或切制后,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用文火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

醋炙: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盐炙: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食盐的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

姜炙:药物经净制或切制后,加定量姜汁拌炒(或药物加姜汁闷透、煮制)的方法,称为姜炙法。

蜜炙:药物净净制或切制后,加定量炼蜜拌和,进行炒炙的方法,称为蜜炙法。

油炙:药物经净制或切制后,与一定量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称为油炙法。油炙法包括用油炒炙药物和用油炸制药物的两种方法。


炙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 酒炙法具有缓和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以及矫味矫臭的作用。

2. 醋炙法具有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以及矫味矫臭的作用。

3. 盐炙法具有引药下行,增强其益肝肾的作用;增强润下利水的作用以及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4. 姜炙法具有增强药物和胃止呕作用;缓和药物的副作用,增强疗效。

5. 蜜炙法具有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缓和药物过偏之性以及矫味和消除副作用的作用。

油炙法具有增强药物疗效、利于药物粉碎,便于制剂的作用。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说明:酒是“粤帮炮制”常用的炮制辅料。通过酒制可以活血散瘀止痛作用如川芎、续断;增强祛风通络、祛湿作用如巴戟天、乌梢蛇;引药上行,缓和寒性,如黄连、大黄等;矫味矫臭,如蕲蛇、蛤蚧等。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说明:枇杷叶去毛是为了防止刺激咽喉,以免引起呛咳。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走进非遗(三):中药炮制之炙法

作者: 来源:采芝林非遗文化体验馆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