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内容

秋冬季节,防流感还需警惕肺炎

时间:2020/12/25 10:44:36 作者:张可欣 来源:中国医药报

秋冬季节,室外温度降低,空气比较干燥,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那么,哪些人群在流感季容易被病毒侵袭?除防流感外,秋冬季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儿童和老人更易患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北京华信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强调,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容易形成聚集性。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30%的儿童和5%~10%的成年人患流感。季节变化、气温降低以及抵抗力低下是引发流感的主要原因。儿童、老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等自身抵抗力较弱,是流感的高发人群。

根据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10月至12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关键时期。”刘兆秋表示,随着公众对传染病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需求比往年显著提高。

“流感季”还需警惕肺炎

流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咳嗽、发烧、乏力等烦人但不致命的小毛病,然而,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显示,流感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以及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我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010~2015年流感高发季,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

流感为何会造成如此多的人死亡?刘兆秋解释,流感本身并不可怕,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流感轻症患者通常可以自行痊愈。但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流感可能引起肺炎、心肺功能衰竭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流感引起的并发症。”刘兆秋介绍,流感并发肺炎后,会加重咳嗽、喘憋等呼吸道疾病症状,还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以及器官功能损伤。“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儿童死亡。”她补充道。

WHO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因肺炎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高达92万,其中98%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肺炎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流感合并肺炎球菌感染危害多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肺炎球菌是儿童肺炎的重要致病菌。我国一项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因肺炎死亡的患儿肺组织标本中,高达57.4%的标本有肺炎球菌感染证据。

肺炎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定植于正常人的鼻咽部,在儿童鼻咽部定植的比率尤其高。我国5岁以下健康或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拭子肺炎球菌分离率可达到20%~40%。但感染肺炎球菌并不会直接引起发病,定植在鼻咽部的肺炎球菌通常会在宿主抵抗力降低时“趁虚而入”引发疾病。

我国《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年版)》指出,流感明显增加了婴幼儿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风险。与单纯流感相关性肺炎相比,合并肺炎球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肺炎球菌感染并不只会引发肺炎。”刘兆秋提醒,还可能引发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疾病。其中,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还可能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WHO文件指出,肺炎球菌性疾病对小月龄儿童的危害可以用三高来概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大约75%的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尤其以6~11月龄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的病死率约达20%,引起的脑膜炎病死率约达50%;肺炎球菌作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其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听力丧失、智力低下等的发生率可高达约58%。

接种疫苗可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

预防重于治疗,是目前全球对抗肺炎球菌性疾病形成的共识。WHO已将这种严重危害2岁以下儿童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为什么2岁以下儿童尤其需要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刘兆秋解释,2岁以下的儿童还未形成自身的免疫抗体水平,而母传抗体在儿童6月龄时就会降到最低水平,因此6月龄~2岁阶段的儿童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侵袭。“在6个月左右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儿童建立一定的主动免疫,以抵御相关疾病。”刘兆秋说。

目前,常见的肺炎球菌疫苗包括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其中,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

据了解,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共需接种4针。基础免疫首剂最早可在6周龄接种,需要在6月龄内完成3针基础针接种,在12~15月龄接种1针加强针。

刘兆秋提醒,家长如果不清楚应该何时开始接种以及每一针的接种时间间隔,可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接种。同时,在接种前应向医生说明孩子的身体状况,配合医生进行禁忌症筛查;接种后1~3天内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皮肤变化情况及其他不适,如果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告知接种医生。


作者:张可欣 来源:中国医药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