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热点关注 >> 内容

多家跨国药企在中国调整研发策略

时间:2019/11/25 11:50:38 作者:戴佳凌 来源:中国医药报

11月18日,有报道称诺华将关闭其中国早期研究团队,该消息迅速传播开来。近两年,多家跨国药企调整了在中国的研发布局,究其背后原因,其实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而做出的策略调整。

诺华调整运营重心

2006年,诺华上海研发中心进驻张江;2009年11月,诺华宣布投资10亿美元将张江研发中心扩建成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The China Novartis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简称CNIBR);2016年,CNIBR正式建成。

11月18日,诺华有关负责人正式对CNIBR的员工宣布,将关闭早期研究团队,仅保留转化医学团队,上海研发中心将转型为诺华早期临床开发中心。

诺华相关负责人在回应笔者的问询时说:“此次运营重心的调整主要涉及早期药物研究部门,受影响的员工大约有100多人。运营重心调整之后,上海研发中心将继续作为诺华药品开发后期临床开发的重要基地。诺华上海研发中心将成为其早期临床开发的全球卓越中心,专注于把诺华研发管线药物尽快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带进中国,加快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的速度。这一新方向与诺华致力于实现在中国与全球新药申请同步的药品开发战略协同一致。”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诺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诺华在中国将调整研发运营重点。该转变是为了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快速成熟的诺华研发管线中的疗法组合中。同时,把早期临床开发作为研发运营重点,负责早期临床开发的部门——转化医学(TM)和肿瘤转化医学(TCO)团队将加大力度,建立并加强与中国临床研究人员以及转化和临床研究创新人员的合作。”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GSK就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礼来也关闭了上海研发中心;阿斯利康将中国创新中心(ICC)拆分,和国投创新合资成立迪哲医药。就在前不久,强生中国调整了在上海的早期研究部门。从GSK到诺华,为什么跨国药企纷纷砍掉了在中国的早期研发业务?

从开放式创新到合作时代

从全球范围来讲,大药厂(Big Pharma)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来自政府定价的压力和不容乐观的研发产出率,让各公司纷纷减少研发投入。那么,大药厂以后就不用创新了吗?当然不是,从项目引入尝到甜头的大药厂,都在加大寻找项目的投入。这一情况在中国亦是如此。这几年,在风险基金投资的支持下,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如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上市生物技术公司,还有更多生物技术项目在遍布全国的科技园里成长起来。其中,上海张江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经成为全球最热的研发集聚区之一。

在研发中心纷纷削减早期研究的同时,大药厂也在积极探索和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就在本月,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创新大赛正式在中国启动。10月,默克也宣布成立上海创新中心,并投资1亿元作为种子基金。11月15日,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默克广东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早在2017年年底,强生就与张江一起建立了JLABS,来接触更多来自中国的创新项目。

据悉,诺华在关停早期研究团队的同时,将扩大其在中国的商务拓展和项目引进团队,同时在上海投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加强与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战略合作。

平衡内外创新的矛盾

对于跨国药企内部研发来说,有时来自外部的竞争往往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曾有一位大药厂的研发高管告诉笔者,他主管的一个内部项目最后被砍掉,就是因为公司从外部引进了一个类似的项目,而在他看来,引进的项目没有任何地方比他的项目好。

那么,为什么大药厂在面临内外选择时,会纷纷砍掉内部早期研发而加大引进力度呢?时间成本也许是其高管考虑的重点。从外部引进项目能够快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小公司将全部资源投入到一个项目上,项目推进速度自然会比束手束脚的内部项目走得快。而大公司的临床开发团队,又能很快将这些项目推进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从而转化为股价上涨。

这么做会不会有风险呢?答案是肯定的。以诺华为例,该公司今年5月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最初是由AveXis公司开发的。2016年,AveXis在纳斯达克上市,2017年开始Zolgensma关键性注册临床,2018年4月,诺华宣布收购AveXis,5月完成收购,同年12月向美国FDA提交Zolgensma上市申请。今年5月26日,Zolgensma获批上市。

获批后一个月,诺华通知FDA,Zolgensma的动物实验数据可能有问题,AveXis两位高管涉嫌造假。FDA在8月就该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将追究到底并有可能动用民事或刑事惩罚。可以想象,诺华如果在早期就参与Zolgensma临床开发,不可能对动物实验数据没有察觉。事实上,诺华在今年3月就接到内部举报并开始内部调查。

可以说,药企在收购时候的尽职调查应该已很全面,然而依然避免不了出现此类问题。无论内部开发项目还是外部引进项目,都有可能出现类似数据问题,内部问题能较早发现,而外部项目等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

未来,药企必然还会在内外部研发之间寻找新的平衡。比如,之前GSK尝试的DPU模式,就是希望在内部研发营造出生物技术创新氛围。也有公司继续耕耘内部研发,比如赛诺菲在苏州的研发中心,依旧从最基础研究做起。

也许正如赛诺菲全球研究总裁刘勇军博士所说,“是不是其他跨国公司的研究中心真的来中国早了,又撤退早了呢?”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人们答案。

未来无论是内部创新还是外部引进,我们相信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站上国际舞台,为全球患者开发新药。前文提到那位大药厂的研发高管,现在已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从这些大药厂研发团队走出来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消失,他们正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支柱。比如,原GSK的团队现在成了天境生物的主心骨;来自罗氏的陈力博士和邬征博士,分别成立了华领和爱科百发;2007~2016年在诺华CNIBR从事早期研究管理的吕向阳博士,则在张江创立了来凯医药。(作者单位:上海汐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戴佳凌 来源:中国医药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