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广药”之——“广藿香”简介及使用经方
广藿香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全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次版本均有收载。
【产地】广东肇庆、高要、湛江、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髓,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品质评价】广藿香历史上以石牌藿香质量好,因其枝叶全,叶质厚,叶片金黄色,枝叶密被毛茸,毛清香醇,味甘淡,无苦涩。高要、湛江的藿香质稍逊,主要叶片稍薄,多脱落,表面黄色或灰色,气香而不醇,海南藿香质稍差,主要是叶片脱落多,叶质薄,表面灰黄色,气香而浓浊,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署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使用经方】
【中成药制剂】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 紫苏 白芷 大腹皮 茯苓皮 半夏(制)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 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