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广药”之——“佛手”简介及使用经方
佛手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产地】广佛手主产于广东肇庆、高要、云浮、四会、郁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1)广佛手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长皱缩或卷曲。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样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和油点,果肉浅黄白色(习称金边白肉),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2)制佛手
蒸制品,广东地区习惯使用。取佛手片,除去杂质或喷水后蒸2~3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蒸制后佛手片呈棕黄色或棕黑色。
【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使用经方】
(1)治肝胃气痛:
鲜佛手12~15g,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延胡索各6g,水煎服。
(2)胃苏颗粒(含佛手的中成药制剂):
『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