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科技创新 >> 内容

脂肪性肝病关键致病机制与防治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4/8/15 23:19:14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正在影响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由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领衔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肝脏铁过载引发铁死亡是代谢相关脂肪肝炎(MASH)发病和进展的关键机制;另外,针对此研究研制的新药FOT1(FerroTerminator1,铁死终结者)在阻断肝脏铁蓄积和铁死亡方面临床前药效优良。

 

8月13日,该项研究成果以南华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细胞代谢》)发表,由南华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联合研发。

 

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介绍,MASH是MAFLD的一种病理亚型,以前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长期以来,对该病进展的关键机制理解的局限性,阻碍了确定有效治疗靶点的进展。

 

围绕肝脏铁蓄积与M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螯合剂对MASH进展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分析MAFLD患者人群肝脏铁含量数据发现,MASH患者表现出肝脏铁蓄积,并且与疾病进展呈强正相关性;通过分析MASH患者人群大队列数据,结合多种小鼠MASH疾病模型功能筛选,发现新型铁螯合剂FOT1可降低铁蓄积和阻断铁死亡从而有效防治MASH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肝铁蓄积通过c-Myc-Acsl4调控轴引发铁死亡进而加速MASH疾病进展的致病机制;此外,通过MAFLD患者人群队列和多种小鼠疾病模型数据整合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能够作为评估FOT1治疗MASH药效的生物标志物。

 

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表示,该项研究成果不仅阐明了肝铁蓄积在M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而且为MASH防治提供了新靶点和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药物。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