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科技创新 >> 内容

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4/8/6 23:23:09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传染病防控科技创新研讨会4日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和学者对完善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展开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主任医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殷文武介绍,狂犬病是我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当下中国还存在犬只管理薄弱的问题,存在大量散养、不登记、不免疫、随意遗弃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犬只狂犬病免疫措施难于落实。此外,野生食肉动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提高,分布范围有所恢复或扩大,城市中黄鼬、貉子等小型食肉动物增多使得野生动物狂犬病的风险日趋突出。他认为,中国下一阶段狂犬病防控的重点是要继续常规做好犬的管理与免疫,在有野生动物狂犬病疫源地的周边地区,要建立免疫屏障,预防野生动物狂犬病扩散外溢。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的目标是狂犬病病毒彻底清除,首先就要最大限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被动免疫制剂是暴露后处置中重要一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心副主任王传林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应运而生,这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今年6月,由SINOVAC科兴投资的兴盟生物自主开发的抗狂犬病鸡尾酒单克隆抗体制剂泽美洛韦玛佐瑞韦单抗克瑞毕已在中国成功获批上市。兴盟生物CEO曹一孚介绍,这是一款I类创新药,具有双靶点、更广谱,起效快、早保护以及易推注、反应轻的特点,是全球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新选择。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指出,人类面临众多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有疫苗应对的只是少数。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是疫苗的同盟军,功能互补意义巨大。他认为,迫切需要借助生物医学科技研制更多传染病预防性抗体,同时,治疗性抗体也有着宽广的应用前景。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副会长杜广清、常务副会长杜亚宏也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引擎。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