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平台 >> 会员动态 >> 内容

数字化创新传统文化 打造中医药健康新IP

时间:2024/4/30 9:09:58 作者:文/文宣部 许丹丹 来源:白云山和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承下去,打造中医药健康新IP。

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以千百年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医学理念,以一代又一代“亲身做实验”的临床验证,成就了独具魅力的中医药文化,并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可,服务于世界人民。让中国传统的经典名方,不再尘封于案牍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蕴含中医药文化的中医、中药服务于千家万户,是我们每一位广药人要做的事。

国潮文化与现有中成药相结合。广药旗下白云山和黄将传统经典名方转化为中成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审美结合,推出六味地黄丸“国潮丸剂系列”,将岭南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现有中成药外包装。六味地黄丸传统方剂是从宋代儿科名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演化而来,可将宋代元素引入,不仅宣扬传统文化,而且直接揭示中药方的源头。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同样可将汉代元素引入,广药旗下白云山光华现有中成药小柴胡。大健康饮品外包装同样也可运用中国水墨山水画,以国风传统文化的绿色、健康赋予饮品更深、更新的大健康意义。

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博物馆相结合。当下,“文博热”持续、“文创风”劲吹,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广药旗下也有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陈李济博物馆,还有正在建设的岭南中医药博物馆,都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以数字化赋能全新博物馆,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运用数字技术,足不出户“云游博物馆”,感受中医、中药的魅力;数字裸眼3D“走入”古人世界,体会423年陈李济的由来,参与陈体全、李昇佐的故事,学习先贤名人;“三维”数字文物呈现,林则徐送给王泽邦的葫芦,3D打印指尖细细欣赏……数字化创新文博事业,让博物馆不再遥远,让中医药不在封尘在故纸堆中,让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了解现代中医药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

以创新引领传统中药健康领域新风尚,以数字化引领博物馆科普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传统中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稳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医药健康新IP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文/文宣部 许丹丹 来源:白云山和黄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