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安宫 千年庙会
3月2日至4日,岭南地区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响力,每年都会吸引百万人次参加的千年庙会“波罗诞”阔别三年,重磅回归,现场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本届庙会以“扬帆新征程,共创新辉煌”为主题,不仅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展演,还进行了黄埔区特色非遗精粹展示,为市民带来“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
“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这一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现场展示非遗手工搓丸,吊蜡壳技艺,科普岭南传统中医药文化历史,让市民们近距离了解、体验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的非遗文化魅力,收获市民们的热烈好评。
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
传统非遗 走向国际。
本次非遗精粹展示还吸引到多家媒体直播报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在直播中采访了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白云山中一生产中心总监叶彬。
叶彬接受CGTN记者采访。
叶彬介绍了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及特色传承之路。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起源于白云山中一药业的前身之一——公元1858年创立的橘花仙馆。创始人周景勋根据清朝温病大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安宫牛黄丸方”,首创了独具岭南特色的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百年来血脉纯正,赓续不断。白云山中一药业不仅传承古方,浓缩岭南中医药文化内涵于其中,更是赋予现代智能制造科技于其身,使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在传承、创新中古韵新妍、生生不息。
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黄埔区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邹志強也来到现场了解“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并提出传承好、发展好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岭南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的美好期许。
黄埔区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邹志強现场了解“白云山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非遗项目。
青年文明号 我们在行动
本次非遗精粹展示由公司办公室接待办青年文明号,生产技术部青年文明号、市场部以及制造一部联合参与。
白云山中一奇星青年文明号。
展望未来,白云山中一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大传统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在成为中医药行业引领者的征程上迈上新台阶,助力广药集团打造成为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板块蓬勃发展的世界一流医药健康综合性大集团,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