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平台 >> 会员动态 >> 内容

春秋十六载,书写岭南文化乡愁新名片

时间:2023/1/31 9:24:59 作者: 来源:白云山和黄

11月30日,神农草堂迎来了16周岁的生日。2006年11月30日,神农草堂作为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文化大省的首个落地项目盛大揭幕。16年后的今天,打开这本立体的《本草纲目》,1300余种药用植物随着时光生长,浮雕、雕塑、景墙在四季光影的变化中让中医药历史灵动鲜活,回应了千年前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命题,更是生动诠释了中医药“天人合一”的气质。16年,一路荆棘,一路繁花,从一个仅有3300平方米的“百草园”到如今集科普、研学、文旅、文创、展贸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神农草堂走出一条特色中医药博物馆成长之路,为底蕴深厚的千年羊城添一缕文化乡愁。

春华秋实满庭芳,承载乡愁

16年前,白云山和黄肩扛“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使命,怀着“中医药文化从娃娃抓起”的初心,7人文化创意小组,用7天写成剧本绘就蓝图,7个月筹备建设,悄然打造出一个“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批示:“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落成是我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文化大省的重大成果,其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神农草堂一期开园时,国医大师邓铁涛、钟南山院士应邀出席,邓老在神农广场为中医药振臂高呼音犹在耳。16年来,广药人时刻谨记“神农尝百草自身作实验,黄帝传内经群贤铸医魂”的美好期盼,全力擘画新的发展蓝图。2021年7月31日,在神农草堂基础上扩建的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奠基,今年6月1日,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完成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岭南中医药博物馆将打造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研学营地、“一带一路”中医药文旅融合示范地、广州城市旅游“新名片”,并与东坑山、耙齿沥、洞其峰二峰连片形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州新中轴北延线上将再添岭南文化乡愁新名片。

文化共享惠全球,延伸乡愁

16年来,神农草堂坚持免费对外开放,零界限迎接八方来客,积极践行中医药现代化、科普化、大众化、国际化,在自然科学普及、传统文化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党建廉洁文化教育、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等多领域,不断耕耘、探索,树立“中医药+”跨界合作标杆,服务人群逾280万人次,已获得包括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六个国字号在内的40余项荣誉及基地认定。

作为国家中医药文化形象窗口,2022年神农草堂创新开办国花牡丹展,让富含中医药韵味的北国牡丹文化在岭南绽放,承接全球财富论坛、世界航线大会等国际性盛事,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立首个神农草堂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心,让岭南乡愁的价值不断延伸。

中药战疫奋今朝,守望乡愁

岭南人一向“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神农草堂围绕中医药文化,一边用心落实各项防疫政策,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一边开展线上下防疫主题活动,用一队伍、一香囊、一展、一课堂点亮战疫志愿红,讲好岭南中医药防疫故事,传播中医药战疫的“中国方案”。

2020年2月,神农草堂依据国医大师周仲瑛的“抗疫香囊”组方,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自行设计制作的神农草堂防疫香囊赠、销共达30万个,成为抗疫供给线上的芬芳“弹药”;2020年6月,广药集团战疫新“冠”主题展入驻神农草堂,作为全国首个企业抗疫主题展,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宣传抗疫精神,凸显国企担当;通过“有滋有味”“一锤定美”“布里生花”等神农研学课程以及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直播间、VR全景博物馆、驴迹小程序等开设的线上“空中课堂”,惠及数以千万计的公众,传递中医药的满满“正气”,传递心安;当战疫志愿服务集结号吹响,神农草堂红色基因宣讲队成员又化身核酸检测引导员、采样员,共参加抗疫支援超过两百人次,构筑防疫“红色堡垒”,守护岭南氤氲千年的“香”愁。

2022年,适逢二十大召开元年,中医药行业大发展、大振兴。中医药要走的路还很远很长,但我们始终相信富有关怀、承载乡愁的中医药必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风华正茂的神农草堂,怀着一颗对文化笃定的心,弦歌不辍,砥砺前行,讲好中医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国粹中医药的精彩。

(文、图/神农草堂 赵丽)

作者: 来源:白云山和黄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