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药材分会 >> 内容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时间:2022/10/19 22:36:36 作者:中药材分会_黄小龙 来源:“商鉴会”投稿

2022年10月18日,广州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分会“商鉴会”在广药集团采芝林药业非遗体验馆大课室举行研讨例会。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会议由广州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分会副会长高明教授主持。在“传统鉴定”环节里,商鉴会向众行业专家、学者向参会人员传授了淡竹叶、漏芦、川楝子、覆盆子等药材及饮片的传统鉴别经验。

【淡竹叶】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药材性状: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鉴别知识点:茎断面中空,叶片披针形。将淡竹叶对光观察,叶脉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

【漏芦】

来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的干燥根。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药材性状: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层易剥落,根头部膨大,有残茎和鳞片状叶基,顶端有灰白色绒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黄色,有裂隙,中心有的呈星状裂隙,灰黑色或棕黑色。气特异,味微苦。

鉴别知识点:外层易剥落,根头部膨大,顶端有灰白色绒毛。质脆,易折断,中心有的呈星状裂隙。气特异。

【川楝子】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药材性状:呈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鉴别知识点:表面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外果皮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气特异。

【覆盆子】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 的干燥果实。

2022年10月第2期 “中药商品鉴定会”

药材性状: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气微,味微酸涩。

鉴别知识点:小果易剥落,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味微酸涩。


(稿件来源:广东汉潮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中药材分会_黄小龙 来源:“商鉴会”投稿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