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药材分会 >> 内容

黄小龙:做药材品质的把控者,做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时间:2022/6/26 22:31:53 作者:中药材分会_黄小龙 来源: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金秋十月,大地飞歌。在广州飞往天津的航班上,万米高空,广药集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助理黄小龙及其同伴仍在交流即将进行的比赛事项,这是他们出征“中新药业杯”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前的日子。他们将与来自全国中药材鉴别领域选拔出的37支参赛队伍75名高手同台竞技,在中药理论、鉴定实操和真伪鉴别3个项目中一决高下。

这是检阅的时节,更是证明自己的好时机。有努力加持,便自带幸运属性。经过激烈比拼,黄小龙一举夺魁,荣获“中新药业杯”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回想起两年前的那场比赛,黄小龙难掩喜悦,坦言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我在金秋时节那场全力以赴的肯定,更激励着我站在离百姓健康更近的地方,继续丰盈济世为民的羽翼,做药材品质的把控者,做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黄小龙:做药材品质的把控者,做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黄小龙工作照)

【结缘中药质量管理】

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黄小龙顺利进入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工作。

考虑到传统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考虑到采芝林是国家级中华老字号企业,不仅善于药材经营,还有积极变革销售模式的商业文化,并且有一大批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黄小龙希望在中药专业上继续发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质量管理岗位。从此,跟中药材鉴别、中药质量管理结了缘。

众所周知,中药材是中成药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关乎成品的药效高低。正因如此,作为羽翼未丰的新人,黄小龙深感肩上责任和使命的重大。为了快速提升新人在中药材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的能力,采芝林设置了“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药技术人才培育制度。在由广东省级非遗传承人周路山、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孔箭、荔湾区区级非遗传承人吴志坚以及相应徒弟组成的“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传承谱系”下,为中药行业培育出一代代优秀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助力中药文化的传承发展。黄小龙作为其中一员,在师傅们的精心培育下,实践技能有了极大的提高。

黄小龙:做药材品质的把控者,做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黄小龙为广东省中药材鉴定职业技能竞赛作指导)

【深耕细作厚积薄发】

在质量管理岗深耕多年,黄小龙认为,工作的最大难点还是在中药材鉴别领域。“如果中药知识积累不深,就很容易在工作中出错。为此,我经常在工作中要求自己多实践、多归纳、多反思、多总结。”黄小龙说。

记起某次鉴定炒酸枣仁时的情景,黄小龙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在事业上打拼,加上生活压力大,社会上失眠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由于酸枣仁具有良好的缓解失眠的功效,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其价格水涨船高。市场价一度由每千克一两百元升至每千克五六百元。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个别不法商家充假售假。因为酸枣仁炒制后,外形和色泽有一定的掩饰作用,使得鉴别假品的难度大增。在一次鉴别被掺假的酸枣仁时,我虽感觉有掺假,但未能即时鉴别出掺假。后来经过对样品的认真研究比对、解剖以及查阅书籍,并结合以往的鉴别经验,才做出‘该批次炒制酸枣仁掺有理枣仁、枳椇子、兵豆制品等多种掺杂’的鉴别结果,并得到多位同行专家老师的一致认同。”

事实上,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分不一,鉴别时观察的方法和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为了提高检验人员对中药材真伪的鉴别能力,采芝林也建立了广州市乃至岭南中药商品质量交流和中药鉴别人才培养的平台——中药商品鉴别会,通过“商鉴会”,培养并壮大中药材鉴别人才队伍,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中药人在中药鉴定方面的智慧和文化。

黄小龙作为“商鉴会”的主力之一,2021年与其他专家一起,召开例会40多次,鉴别药材样板900多批次(包括530多个品种),其中鉴别认为非正品的有80多批次。值得一提的是,黄小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会员单位解决了不少疑难品种的鉴别问题。有一次,一位会员单位拿来贡菊样板,多位同行认定是正品,然而良好的专业敏感度促使黄小龙再细致研究,通过解剖花瓣外形,口尝味道以及泡水看色泽等多方面鉴定,他大胆提出这是伪品七月菊,随后多位专家再度考究,认可了这个观点。此举为同行企业的采购及投产使用,解决了非常关键的质量问题。

黄小龙:做药材品质的把控者,做生命健康的守护人

(黄小龙在“商鉴会”65周年庆祝会上发言)

【生有涯而知无涯】
    生有涯而知无涯。在黄小龙看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药材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走在学习和探索的路上。而参加“中新药业杯”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正是他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的写照。

黄小龙介绍,“这场竞赛分理论考试、鉴定实操和真伪鉴别,其中理论考试需要在500种中药材中随机选出40种,每种药材用20秒的时间详细写下药材的科、属、种和药用部位。备赛时,我发现北药鉴别是我的短板,导师高明老师也提醒我多注意北药,想办法熟悉并掌握。”

为了补短板,黄小龙通过网络、厂商,到仓库和药店搜集不熟悉的药材给自己“加料”,并利用空闲时间,将500多味中药一味一味从药典摘抄下来,逐一背诵。为了加强记忆,黄小龙将中药归类,熟悉的分一类、不熟悉的分一类,并打印和剪下每味中药的名称,放入盒中,每晚让家人随机挑选40种药材模拟考试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操练,黄小龙鉴别中药材的速度越来越快。即使在正式比赛时,面对赛场上各种“长枪短炮”的“围观”,他也能淡定、从容地应对。在他看来,这考的不仅是专业水平,更是强大的心理素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取得“中新药业杯”全国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后,黄小龙又荣获2021年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称号。

对于过往取得的成绩,黄小龙认为,那仅仅是一个开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履职尽责,发挥好带头作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在药学服务中展现‘最美风采’,时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鞭策自己,砥砺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现任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科技质量党支部书记的黄小龙说。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编辑:陈淑文)

作者:中药材分会_黄小龙 来源: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