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热点关注 >> 内容

未来15年,中药大品种路在何方

时间:2016/3/5 11:53:13 作者:(协会整理) 来源:医药经济报

    聚焦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最近,关于中医药行业的制度性设计颇为“赶脚”,节奏紧凑。2月26日晚算是正式揭开面纱。国务院办公厅在当晚挂网宣布已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注意,这是一部国家级的中医药战略纲要,文件详实规划了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南针,中医药行业再次站在风口。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认真领会这份重量级的文件精神,记者注意到,文件中对发展中医药用了“迫切需要”、“要将之发展成为重要国民经济支柱”等字眼,这些词汇均透露出未来15年将是中医药企业新的战略机遇期。梳理文件内容,我们发现,未来十五年,中药工业升级将成为主旋律之一,那么中医药行业提质增效方向在哪里?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并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

    政策亮点:

    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观点碰撞OPINION

    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云:中药行业将进入真正的质量竞争时代。以中药饮片为例,过去饮片缺少标准,集中度不高,监管也有些缺位,可随着药典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监管层面越来越严格,不难判断,未来中药行业将进入真正的质量竞争时代。而这个市场增量的前提是政府要继续加强严格高标准的监管,并建好平台和规则,营造良好而可持续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尤为重要的。而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做好技术升级,如药材来源的质量控制以及提高炮制等生产工艺的水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资深专家:进化的策略就是践行“三品战略”。这个规划对中医药行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也给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文件还兼顾了两个市场,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下落实中医药的国际化。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要有高品质的有效供给。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中医药行业就是要坚定走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企业要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层面将有一个全新的布局,未来在中医药法等保障措施上会体现,从对企业来讲,就是要提高中医药的服务品质。现在尴尬的是,有些有些传统的中医药服务是国外提供的,这映射出产业发展的迫切性。中医药行业提质增效,作为工业来讲就是要培育大品种,实现质量的可控,只有产业做大了,才会有优质的大企业,只有让优质的企业做强做大,才有培育出更多的优质大品种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原部长张清奎:中药品种的专利保护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目前很多中药产品以销售为导向,市场推出投入大,但对研发、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不强。企业更意愿做一些政策性申请,而利用地理标志保护道地药材的很少,加上祖传秘方保护本身也很难。虽说行政保护一定时间内促进了中药事业的发展,但可以断定,今后这样的保护会慢慢减弱,不创新就没出路,就改变不了当前的增长模式,市场更难以做大。眼下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就很难调和,如何让潜力品种具有市场独占性?如六味地黄丸生产厂家众多,它怎么做大?其实中药品种保护并不具备专利保护的独特权益,且《专利法》的法律地位更高。中国企业应主动亮剑,发力制定中药专利审查标准,并逐渐将之推行到全世界,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才能取得制订中医评价体系的主导权。

    链接:中药大品种的格局

    从目前的中药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呈金字塔形分布,中、小型企业为绝大多数,约占整个中药行业的四分之三。而对于处在金字塔顶端的这些大型中药企业,目前已经有成熟的大品种在研发和销售,如步长制药的丹红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的血栓通注射液、天津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等。但是由于国家没有一个总体产业规划,中药产业结构不合理,出现盲目发展的状况。目前中药制造业企业超过2000家,大型规模以上企业不足5%,总体上呈现“小、散、乱、差”的局面。在产品质量上良秀不齐,在市场竞争上主要走低价格恶性竞争的老路,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目前处于市场赢家的这些大型中药企业来说,它们在市场、人才、技术、资金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已经具备高销售额的品种,营销渠道和客户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稳定。

    未来15年,中药大品种路在何方

    政策亮点:

    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突破海外制约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的法律、政策障碍和技术壁垒,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准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孟东平:此前一段时间曾出现过一股否定中医药的声音,国家把中医药提到如此的战略高度,不仅驳斥了这些否定的声音,更是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医药产业环境。我们知道,中医药的国际认可还需要营造更好的氛围、打造平台,让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技术理念后更好地走出去,这不是一朝一夕地事儿,可见,要让更广泛的国家认可就得更加注重输入国的感受。现在很多规模型的中药企业和我们接触时都表达了强烈的国际化诉求,那么政策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怎么协同亟待群策群力找到出路。我们协会也在做一些探索,如在自贸区推进中医药的走出去等等。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国家从养生保健到医疗康复等全方位地推动中医药的服务升级,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向注重健康维护,发展治未病,养老康复等服务。我的观点是,要形成中医药走出去的主导型力量,就必须在传统文化认同和技术升级上下功夫,提高走出的品质和服务体验,尽管像针灸等在美国已纳入医保报销体系,但很有限,下一步就是要通过制度性的推动帮助更多的优质的中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现在东南亚这些中医药文化认同高的地区发展前景就表现不错,还有更广泛的国际市场需要拓展,这就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好安排和政策衔接,形成走出去的合力。未来国际竞争态势加剧,单靠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还是要靠体制和制度性的安排与保障。

    政策亮点:

    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县级区域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等。

    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江云:我们认为这个规划纲要层次很高,把中医药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从文件的措词也能感受到这股力量,中医药行业受到的鼓舞很大。我特别关注文件中提到的一些细节性安排,如县一级中医院的建设,乡镇卫生院要建国医馆等综合服务机构,这就是说未来中医药的服务触角会更加深入,更便利,其背后就蕴藏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政策亮点:

    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资深专家:在中医药行业领域,要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学术水平等方面通过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的有机结合,得到更好发展和提升。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预示着中药将从互联网途径获得电子处方,这对推动处方药网售解禁起到撬动作用。若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向注重健康维护的方向转变能落到实处,未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会越来越热。这样,药材资源、提取原料、制剂、终端市场、远程医疗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会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毕竟从国家力推中医药的态度来看,未来中药的使用量会在医疗用药占比中有提升,那些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品质中药将会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小型企业就会退出市场,中药产业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从文件内容来看,国家规划更强调了系统性、全产业链的概念。后续各部委如何在此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逐一落实值得医药界的高度关注。

    未来15年,中药大品种路在何方

作者:(协会整理) 来源:医药经济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