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内容

经方新用,治疗慢性心衰

时间:2021/10/19 16:32:55 作者:韩德承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慢性心力衰竭,按照现代医学所说,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是年轻心衰患者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因可引起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或乏力、腹部或腿部水肿、心脏扩大或心功能不全等。

古代中医无心力衰竭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所述的“惊悸”“怔忡”“水肿”“喘证”“支饮”“肿胀”等范畴。中医认为,心衰主要沿心气(阳)虚—血瘀—水停—心气(阳)虚加重的演变规律发展,症见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嗽吐白粘痰或吐泡沫样痰,或痰中带血丝,畏寒肢冷,出冷汗,面色晦暗或苍白,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舌质暗有瘀斑或斑点,舌苔白,脉细弱或结代。主要病理特征是气虚阳虚为本,瘀血水饮为标,虚实夹杂为患,故治疗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法。

宋代徐自明编撰的《妇人良方》中的“参附汤”和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己椒苈黄丸”,经化裁而成“参附强心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喘促、面肢浮肿等症,属于心肾阳衰者。

《妇人良方》中的“参附汤”由人参、附子两味药组成,先将生姜、大枣水煎去渣取汁,以汤代水煎煮人参、附子,取汁徐徐饮用。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气固脱;附子回阳救逆、救心助阳、散寒止痛,参附配伍,能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健脾气,气阳同救,起到温而兼润、补而能固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此方治疗扩张型心脏病、肺栓塞等证属阳虚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金匮要略》中的“己椒苈黄丸”由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等四味药组成,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有攻逐水饮、下气除满的功效,是直攻饮邪、消胀除满的代表方剂。原文载:“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就是说水饮聚肠,分清浊失职,阴水蓄腑,脾失转输,碍气下行则生腹满,水津不化,津不上承则口舌干燥。故治宜攻逐水饮,行气消胀法。方中防己、椒目,辛宣苦泄,导水利尿;葶苈、大黄,攻逐水饮,行气通便,治证以形证俱实者为宜,性质以热结为妥,而肠道蓄饮,寒性多,热证少,故用时宜适当权衡,必要者适当加温热药。

这两个经方合用,经化裁制成“参附强心丸”,方由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中药组成,全方以扶阳气、益心肾为主,以参、附为君,人参大补元气、安神益智,既能益气强心复脉,又可益气通脉;附子补火助阳,上补心阳,温通经脉,为治少阴心肾之要药;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猪苓健脾利湿;大黄苦寒,能通泻二便,利湿活血逐瘀。与参、附配伍,有寒热并用之效,并能抑制附子和人参的温燥之性,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助阳、强心利水的功效。

此药有大蜜丸和水蜜丸两种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克;水蜜丸每10丸重0.9克。口服,大蜜丸一次2丸;水蜜丸一次5.4克,一日2-3次。服用时不可直接整丸吞服,最好嚼服或碾碎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含有朱砂,故不宜长期服用,并避免与含汞制剂同时服用,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周;因特殊情况需长期服用者,应检查血、尿中汞离子浓度和肝肾功能,超过规定限度者立即停用;服用本品时应避免与茶碱、心得安类药物以及含溴、碘如溴化物、巴氏合剂、三溴合剂、海带、海藻等物质同服;对于体质较强者及胃病患者慎用;孕妇禁服。患者宜低盐饮食;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服用。

作者:韩德承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