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药政信息 >> 行业动态 >> 内容

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动力

时间:2021/9/4 12:00:03 作者:李成文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医家的学术主张或学术观点不同,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不同,以及研究者的哲学观念、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学派。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学术流派,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产生年代,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形成于战国时期;二是形成于汉代;三是形成于宋金元时期。一般而言,理论的建立是一个学科形成的重要条件,只有学科形成,才可能产生学术上的不同流派,学派的形成是学术成熟的标志。虽然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个不同的“学科”,在“学科”中又有不同的学派,如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等,但并无著作传承下来。汉代中医学体系初步确立,经过两晋南北朝、唐朝的不断发展,至宋金元时期基本完善,学术争鸣,学派纷呈,出现了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

明末及清中叶时期,随着思想文化、社会背景、疾病谱发生变化,一些医家如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杨璇等在治疗外感疾病,尤其疫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认为疫病病因是不正之气,感邪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侵及膜原,分别向表里传变,治疗上从热立论,提出按上中下三焦或按卫气营血辨治,发展形成了温病学派,补充了伤寒学派之不足。

清末,随着西医学大量传入中国,出现了两种医学并存的局面,一批中医学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等积极进行研究,主张中西医学汇聚而沟通之,汇通学派随之形成。

另外,临床各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流派,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地域性学派。

学术流派划分

划分标准

关于学派的划分,历史上有不同的认识和方法。举其要者,明代王纶《明医杂著》谓:“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斯之大全矣。”清代大学士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刘完素、李杲、张子和、朱震亨各成一派;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伤寒学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中医各家学说》四版教材提出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温热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汇通学派七派;《中医各家学说》五版教材又将其改为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等。之所以众说不一,是由于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情况不同,后世研究者分析问题的角度与认识各异,以及约定俗成的影响,学界对学派划分标准的认定也不完全一致。综合近年来研究成果,可以参考以下学派划分的标准:

有相同或相似的学术内容:即同一学派的不同医家具有大致相同的目标、观点和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内容。

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或学术群体:学派必须有明确的师传承受体系或学术群体,以实现学术思想的传承。

有可供研究的著作传世:著作是学派得以继承和发展之所本,是其学术影响后世的载体,也是后世研究其学术思想的必由之路。

划分方法

依据学派划分标准,结合具体情况,一般可以将学派分为以下几种:

师承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可以形成“师承性学派”。如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等。世医传承亦归于此类。

专题性学派:以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术群体,称为“专题性学派”。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等。

地域性学派:以某一地域或特定文化氛围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中医学术群体,称为“地域性学派”,或称为“某某医派”“某某医学”,如岭南医学、新安医学、孟河医派等。(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作者:李成文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