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1日广州市荔湾区确诊第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以来,疫情防控硬仗就在广州范围内迅速打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敬修堂一大批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冲锋在前,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与社区居民、医护人员同心抗疫。他们紧密配合、挥洒汗水,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把疫情防控贯彻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实践,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上高高飘扬。
此刻,我的身份只有一个
与“疫”赛跑,不胜不休——战报响起了,敬修堂党委第一时间转发了集团党委的《致广药集团及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干部的一封信》的动员令,很多党员积极响应,投身战疫洪流。从5月22开始,敬修堂党员群众们就纷纷自愿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报名参加所在社区的抗疫志愿服务。27日深夜,公司接到岐城社区的临时支援请求,28日早上8点,敬修堂志愿先锋队就出现在社区的大规模核酸筛查点支援工作。当天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前来检测的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公司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王静文身先士卒,带领敬修堂志愿先锋队在烈日下为市民提供服务,大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更有“8小时以外的志愿者”,敬修堂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铭基,副总经理彭红英等公司领导利用下班时间投入到社区的抗疫志愿队伍中。敬修堂行政总监刘玉明、广药集团优秀共青团员黄海建在5月30日连夜加入集团先锋突击队,支援鹤洞高风险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脱下志愿者服、防护服,他们又立即回到岗位,保障疫情期间企业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这些不分你我,投身到战疫中的他们,或是公司领导班子,或是一线员工,或是党员先锋,或是青年团员、普通群众,但此刻,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志愿者。
认出你的瞬间只因你坚毅的眼神
“快看,那是我爸爸!”7岁的儿子在人群中一眼便认出身穿防护服的爸爸,这位年轻的父亲就是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江涛,6月5日,他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最让人熟悉的只剩他防护面罩下坚毅的眼神。当时江涛在荔湾区的石围塘街道全力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突遇倾盆大雨,衣服早已渗透,额头的汗珠从未停过,但他仍坚守岗位。为了和病毒赛跑,他坚守阵地超过13小时,累计录入近千名居民信息。端午三天假期,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坚守在社区巡逻值守的岗位上。“组织需要我,我就在。看到医务工作者泡白的双手、汗水浸湿的衣衫和一个个疲惫的身影,我觉得自己的这点付出微不足道。”
工作中的他,还是一位忠诚的党员,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他带领研究团队,迅速申报了公司“固肾定喘丸治疗新冠肺炎项目”,年底最终被纳入《广东省紧急征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技术和产品(市级立项)后补助名单》,为中医药抗疫贡献科技力量。
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 我随时可以就位
生产党支部大源车间的维修组组长钱伟雄,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初期,就带领技术团队在短时间内攻克口罩机生产线的技术难关。每到党最需要的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这次战疫中,他受任封控区石围塘街万盛社区战疫临时第一党支部书记,挺身而出带领支部党员参与社区抗疫工作。不论是在大街小巷张贴防控宣传告示,还是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他从不挑轻重。社区人员比较密集,每次的检测人数均超万人,高强度的工作下他任劳任怨,时而烈日暴晒、时而狂风暴雨。他也完全顾不上休息,连续几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甚至1点,先后带领支部党员共完成社区6轮的核酸检测。在他的影响下,大源车间维修组的张针、罗东华在封管区都是连日奋战,坚守抗疫岗位。
巾帼柔情显担当 夫妻搭档共抗疫
工作中,张舒晨、王念均是敬修堂行政党支部的一员。家庭中,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在这次的战疫中,她们还是冲在社区防疫工作前线的巾帼先锋。
家住在东漖街道封闭区的张舒晨,与同是党员的丈夫从社区封闭管理开始,连续19天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两人将一对年幼的儿女交给家中长辈照顾,舍弃小家,毅然奔走在社区这个“大家”之中。
面对艰辛的志愿服务工作,王念总是面带笑容,乐观应对,这也使她成为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同志们的“开心果”。她在抗疫日记中写道: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担当。
同样奋斗在抗疫社区战线上的,还有敬修堂员工萧子瑜与易建豪、杨敏霞与刘伟锐两对党员伉俪。
柔情却刚韧,谨慎而乐观,夫妻搭档,相互鼓励,他们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献。
身在疫区 能做的不只是等待
张力和张俊根二人分别是敬修堂检测中心主任和支部的纪律委员,两人所在社区皆是此次封控管理区域之一。此时,张力已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点连续工作九天了。这九天以来,尽管阳光热辣,地面蒸腾着热气,还偶尔突降大雨,但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一同当值的同事劝他休息时,他说:“我不累,疫情不退,我就不休息。疫情防控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只有在这个岗位上我才能切身体会到群众的需求、困难和期盼,能为大家分忧解难,我很自豪!”
每当紧急召集党员突击队员时,张俊根总是义无反顾第一个报名。问及他做志愿者的体会,他说到:“与其在家休息,在这里我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什么辛苦都值得。”端午节的夜晚,他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社区核酸检测的现场。
关键时刻 退伍军人不“褪色” 民兵筑堤坝
疫情当前,形势最危急的芳村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往日车水马龙的芳村大道也变得格外安静。不过在这冷清的封控封闭日子里,却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供应储运部的客车司机顾志威是一名退伍军人,一接到通知,就义不容辞投身荔湾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物资运输队伍中。每天,他都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开着防疫保障物资运送车,把抗疫保障物资运送到荔湾的封闭、封控区域中。每天十多个小时,来回多趟,装卸几千件饮用水、牛奶等物资。即便起早摸黑,他却毫无怨言,心态依然阳光,他说“我不是党员,但我是军人,当年参军保家卫国,现在退伍了就贡献社会,防疫服就是我们的军装,军人的口号就是为人民服务。”
封控区周围,有敬修堂民兵叶浩文坚持值守,在接到集团的征集通知后,刚从广州市直民兵应急营集训回来的他主动请战,到荔湾区疫情执勤点执行封控任务。6月3日下午3点到6月4日早上8点,在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后,他们才返回番禺基地休整,当天晚上10点又再次上岗,继续执行任务。
他们用奋力拼搏诠释了一名军人、一名民兵的初心使命,用热血印证作为一名敬修堂人、一名青年团员的担当作为。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
据统计,自5月21日疫情发生以来,截至6月18日,公司共投入志愿者183人次,志愿服务区域覆盖广州荔湾、海珠、越秀、白云区等多个地区;公司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助力岐城社区顺利完成两轮核酸检测,服务当地群众高达2.6万多人次,为岐城社区防控贡献敬修堂力量。疫情期间,各党支部坚持每天发送“战报”,编辑党建圈,输送抗疫正能量;更有同事主动兼顾起更多的任务。疫情当下,不仅是党员,许许多多的敬修堂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汇聚在鲜红的党旗下,共同谱写雄壮的抗疫赞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敬修堂的同心抗疫行动正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敬修堂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群众需求、增进了民生福祉,用实干与担当凝聚成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气,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邝宝鸾 康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