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内容

夏秋交接防晒别懈怠

时间:2020/9/3 15:38:13 作者:曹光群 来源:中国医药报

当前正值夏秋交接时期,虽然烈日当空的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但防晒同样不可忽视。随着秋天的临近,云层逐渐变薄,对紫外线的遮挡减弱,因此相对夏天来说,秋天的紫外线反而更加强烈,防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防晒产品每天都要用吗?用多了会不会给皮肤造成负担?产品测评经常提到的成膜快慢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为您一一解惑。

防晒真的重要吗

太阳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三部分组成。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三个波段:UVC(波长100纳米~280纳米)、UVB(波长280纳米~315纳米)和UVA(波长315纳米~400纳米)。紫外线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因此UVC穿透能力最弱,到达大气臭氧层时即被吸收,不会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有UVA和UVB。

UVB主要作用于皮肤表层,是皮肤出现红斑和晒伤的最主要原因。通常来说,皮肤暴露在UVB下15~20分钟即出现轻微红斑,超过90分钟会出现鲜明红斑、疼痛,甚至水疱、脱皮等晒伤症状。皮肤被轻微晒伤,会在1~2天后恢复;若晒伤严重,则需要1~2周恢复。晒伤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但对皮肤的老化、损伤作用会累积,长期接受UVB照射,会显著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此外,UVB会激活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促进黑色素形成。黑色素形成后逐渐迁移到皮肤表皮最外层,从而导致肤色变黑。由于黑色素的合成和迁移需要一定时间,因此,UVB引起的晒黑并非晒后立即出现,而是在晒后数10小时甚至2~3周后才会显现,这种现象被称为滞后晒黑。滞后晒黑作用相对长期、持久,但由于黑色素会逐渐降解,因此滞后晒黑并非不可逆。晒黑后经过一段时间,肤色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与UVB相比,UVA穿透能力更强,占到达地表紫外线总能量的95%左右。UVA可到达皮肤真皮层,使皮肤中的黑色素前体直接转化为黑色素,导致肤色快速变黑,产生即时晒黑效应。即时晒黑作用也是相对可逆的,黑色素可在一定时间内消退。此外,UVA也可造成皮肤晒伤。

UVA对皮肤更大的损伤来源于光老化效应。它会使皮肤产生活性氧自由基,长期照射会给皮肤带来较大的氧化压力,并导致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DNA损伤,是皮肤老化、失去弹性、产生皱纹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晒化妆品通常会标注SPF值和PA指数,其中, SPF值是针对UVB的防晒指标,PA指数是针对UVA的防晒指标。

防晒产品安全吗

随着大家对日常防晒重要性了解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使用防晒化妆品。也有人担心每天使用防晒产品虽然起到了防晒作用,但产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堵塞毛孔,给皮肤带来额外负担。事实究竟如何呢?

首先,防晒产品中发挥紫外线屏蔽作用的成分是防晒剂。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我国允许使用的防晒剂共27种,包括25种化学防晒剂和2种物理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主要是指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为提高紫外线屏蔽效果,减少大颗粒带来的涂抹泛白现象,目前用于防晒产品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大多为纳米尺寸颗粒。与化学防晒剂起到的紫外线吸收作用不同,物理防晒剂主要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达到防晒效果。

化学防晒剂的分子结构均含有苯环和双键,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分子由基态激发至较高能态,从而吸收紫外线能量;当被激发分子回到基态时,吸收的能量以温和的热辐射等形式释放,从而起到屏蔽紫外线的作用。因此,化学防晒方式依赖于具有共轭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

那么,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到底哪个更安全?物理防晒剂在皮肤表面发挥作用,不会被皮肤吸收,且在光照下性质稳定,因此大多数业内学者认为物理防晒剂较化学防晒剂更安全。但物理防晒剂有可能会堵塞毛孔,防晒过后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如此说来,化学防晒剂就不安全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目前对可使用的化学防晒剂及其最大使用浓度均有严格要求,学术界对化学防晒剂的安全性也已进行过长期、广泛的评估,合规上市的防晒剂均具有安全保障。但不能忽视化学防晒剂在致敏性等方面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

实际上,防晒化妆品的安全性依赖于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化妆品都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过量使用难以保证绝对安全,防晒化妆品也不例外,应适量使用。

防晒产品成膜性是什么

选购防晒化妆品时,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推荐产品时会说到“成膜快”“成膜效果不错”。那么“成膜”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成为选择防晒化妆品的关键指标呢?

在挑选防晒化妆品时,防晒剂配方对防晒产品涂抹后在皮肤扩散和移动的影响情况,就是所谓的防晒产品成膜性。将防晒产品涂抹在身上,其中的水分及挥发性物质蒸发、挥发后,剩下的成分从溶解或分散态释放,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包含防晒剂的油膜。防晒化妆品的成膜性很大程度上决定其防晒效果、防水性、防脱落性质。在使用防晒化妆品时,必须将其在皮肤表面均匀铺展、分布,若不能形成连续、平滑、紧绷的膜,皮肤会部分裸露出来,防晒效果将大打折扣,且防晒化妆品容易剥离、脱落。

那么,防晒化妆品的成膜性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首先,成膜性与成膜速度有关。水的挥发速度相对较慢,防晒化妆品常添加更易挥发的成分加快成膜速度,但成膜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一些配方有时会因成分挥发速度过快而产生膜不连续、易剥落的现象。其次,成膜性与膜的均匀性也有关。膜的均匀性与防晒产品中无挥发性的油相成分有较大关系,这些油相成分一般表面张力较高,可避免成膜过程出现不连续或者不均匀的现象。再次,在易出汗、游泳等场景下使用的防晒化妆品,要求其有较好的防水性,因此成膜性还与膜的防水性和防脱落性有关。此外,成膜性与肤感也有关,由于油膜的形成可能带来较油腻的肤感,故防晒化妆品往往会加入“肤感调节剂”。一些粉体类原料,如硅石、滑石粉、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成分具有吸油作用,可改善油腻感、产生哑光外观。

(作者系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各类防晒剂优缺点

防晒是个长久的话题,一年四季都要防晒,涂抹防晒化妆品是常见的防晒方式之一。防晒化妆品主要通过防晒剂来发挥防晒作用,防晒剂主要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两类。

物理防晒剂的优点是防晒波段宽,防晒效果不会随阳光照射时间延长而降低;缺点是这类防晒剂的肤感通常比较油腻,涂在面部易被汗水冲刷和脱落,粉体由于过于细小容易堵塞毛孔,不适合油性肤质人使用。

化学防晒剂的优点是滋润、细腻、滑爽,可用来配制防晒指数高的产品;缺点是其防晒指数会随照射时间延长而下降,部分化学防晒剂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单一防晒剂的防晒波段窄。

化学防晒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类防晒剂,它具有温和、安全、清爽、无刺激、不油腻等优点,缺点是防晒指数低,产品外观泛黄,单一防晒剂的防晒波段窄。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植物类防晒剂难以达到高防晒指数,市面上宣称添加植物类防晒剂的高防晒指数化妆品,都不会是只添加植物防晒成分。不过在化妆品中加入植物类防晒剂后,其他类型的防晒剂就可以减少添加量,从而降低其他类型防晒剂带来的风险。

事实上,大部分防晒化妆品中添加的防晒剂都不是单一类型,多数是同时添加多种防晒剂的混合型防晒化妆品。

(摘自《化妆品正确识别和选用》 俞晨秀编著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作者:曹光群 来源:中国医药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