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内容

荔枝美味,过量食用小心患上“荔枝病”

时间:2020/7/22 14:23:20 作者:张盼盼 来源:中国医药报

荔枝是春夏两季的水果,从二月份到七八月份,都有不同品种的荔枝上市。荔枝甜美多汁又营养丰富,从古到今都是很受人们欢迎的水果,苏东坡曾有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过,荔枝虽好,它带来的“荔枝病”,却让人心有畏惧。如何更科学地食用荔枝?听听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的解答。

“荔枝病”实为低血糖反应

所谓“荔枝病”,医学上称之为荔枝急性中毒,是一种由于吃荔枝而引起的低血糖症。“荔枝病”原为荔枝原产地的地方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荔枝食用地区的扩大,该病在非产地亦有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荔枝病”?一开始人们都认为这是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祸。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而且很大一部分是果糖。果糖比蔗糖和葡萄糖都要甜,这也是荔枝很甜的原因。果糖会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吃太多荔枝后就会导致大量胰岛素分泌,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不过,这种解释有它的问题。因为荔枝中的果糖虽然不少,但还有很多食物中也有大量的果糖,例如大枣、葡萄等,我们现在吃的很多加工食品中还会用到果葡糖浆,为什么都没事呢?所以,说“荔枝病”的元凶是果糖可能是冤枉它了。

后来的研究发现,导致“荔枝病”的主要原因是荔枝中存在着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正常情况下,葡萄糖被人体当作主要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的葡萄糖超过人体需要量时,多余的葡萄糖则会被转化为肝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能量。当一段时间没有吃饭,血糖下降的时候,人体会消耗之前存储的肝糖原,或者分解脂肪产生葡萄糖来供应,不致出现持续性低血糖。而荔枝中含有的这两种毒素,会破坏机体的一些脱氢酶,阻断脂肪酸的分解,此时脂肪酸代谢被抑制,人体储存的糖原耗尽后,不能产生新的葡萄糖,就会出现低血糖。

“荔枝病”患者会出现突发性头晕、心慌、脸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昏迷,发病者多为儿童。

得了“荔枝病”,如果病情不重,只需停止食用荔枝,并喝些糖水休息片刻便可有效缓解症状。倘若病情严重,需送往医院给予葡萄糖补液,医生会针对低血压、抽搐等症状给予对应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食用荔枝要当心

尽管大量食用荔枝会引发低血糖反应,但是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并不能通过此方法“降血糖”。吃大量荔枝导致低血糖,是因为食用荔枝后,往往影响食欲,没有再进食主食;再加上荔枝中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造成血中葡萄糖过低,并不是荔枝本身有降糖作用。

作为一种含糖量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荔枝,或吃少量荔枝,以免加重病情。

给孩子吃荔枝应注意什么

“荔枝病”是针对所有年龄层的人来说的,空腹过量吃荔枝,都有可能得“荔枝病”。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儿童得荔枝病的报道。

为什么儿童比大人更容易患“荔枝病”呢?这是因为,肝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葡萄糖聚合物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当机体需要时,便可分解成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儿童体内的肝糖原储存不足,如果进食过多荔枝,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此外,儿童食量较小,往往空腹吃了太多的荔枝后就吃不下其他食物了,人体必需的其他营养得不到有效补充,也就加剧了低血糖的发生。

不过,只要儿童不是空腹吃很多荔枝,就不用太担心。

每天食用荔枝最好不超过300克

如何正确吃荔枝呢?需要注意三点。

首先,荔枝要适量吃。健康饮食的一大理念是均衡饮食,每种食物都适量吃,不多吃。我国膳食宝塔推荐成人每天吃水果200~400克即可,像荔枝等糖分高的水果尽量不要超过300克。按照一个荔枝20克计算,大概是每天可以吃10~15颗荔枝。

其次,因为空腹食用荔枝容易患上“荔枝病”,所以不要空腹吃太多荔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荔枝,以避免空腹食用对人体带来的损伤。

最后,千万不要吃没有成熟的荔枝。研究发现,没有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会更高,所以应尽量买熟透的荔枝吃。


作者:张盼盼 来源:中国医药报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