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本人有幸能够与一众同事共同观赏粤剧《岭南人家》,作为一个不能听懂粤语的异乡人,虽然在语言方面存在一些障碍,但是文化并无界限,剧中演员的唱腔、舞台美术、音乐灯光等等无一不令人震撼,随着这部剧的结束,我也被粤剧的魅力折服。
该剧以历经四百多年风雨的中医世家“陈李济”为原型,聚焦在“鸦片战争”这段另国人屈辱的历史背景,以李济道和陈爱琴两两相望的爱情故事做为切入点,通过发现有原料作假的药品流入市场,不顾一切利益损失立即召回销毁的情节,体现出岭南粤商视信誉如生命,即使身处国破家亡之际,也依然坚守诚信经营的祖训、坚守济世之心。
一条“陈李二姓,不得通婚”的祖训,一段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看似令人咬牙切齿的剧情,实质上却是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创始人为了防范因为亲戚关系而产生的贪污腐化问题而立下的祖训。只有重视廉洁,才能保证企业发展。
严以律己、严格约束家人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树立和培育优良的家风家规,既是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道德修养水平的“私事”,更是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举措——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树立优良家风,就是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交上的一份合格答卷。
然而反观现今社会,药品质量问题频出,药效虚假、夸大宣传,药品造假,原料药杂质超标等等,“中国制造”公信力已然下降,但正因为如此,廉洁文化的传承、诚信经营的坚持就更加重要。
这是一部行业戏,剧中展现的传承良好家风、重视廉洁文化的“陈李济”是医药厂家的楷模,也是粤商精神的缩影,同时弘扬了岭南的本土品牌;这又不仅仅是一部行业戏,它通过对“陈李济”创业与守业的艰难历程的呈现,展现出了岭南人特有的温良并坚毅的性格。观看该剧的同时,也推动着我们对岭南本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岭南人家》是一个“行业戏”,但这出戏又绝对不仅仅是“行业戏”,它实质上是借“陈李济”药堂的创业与守业之艰难,反映了清末岭南历史和岭南人特有的“温良并坚毅”的性格和“纵处家国危难也存心济世”的仁义精神。
411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为筹建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在梳理它四百余年历史时,却发现“四百年不倒”是一个必然——一家现代企业所应拥有的完美素质,几百年来的“陈李济”皆一一具备。而回望敬修堂228年的历史,我们一路走来,亦是在“敬业修明”的理念中逐步完善自身,也许,这就是老字号的共同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