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 内容

为什么秋天更容易“经行腹痛”

时间:2017/10/10 10:06:49 作者: 来源:白云山敬修堂

秋天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体新陈代谢变慢,身体机能也会受到影响。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很多女性的经痛现象会比以往更严重,再加上皮肤干燥、咳嗽感冒等来袭,工作的时候难免分心。专家指出:女性秋冬季节经期腹部疼痛易发,多是由于女性个人体质虚寒,或不良生活习惯使喜温的子宫受凉所致。

专家分析:女性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子宫肌痉挛是导致腹部疼痛的主要原因。而此问题与肾阳虚相关,肾阳虚引起子宫寒冷,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冲盈失调,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的现象。

中医称其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型。

1、气滞血瘀型

月经期小腹胀痛,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2、寒湿凝滞型

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气血虚弱型

经后一两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4、湿热下注型

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寒湿凝滞型“行经腹痛”一般多见于秋季。所以在秋季,女性一定要做好保养工作,不能嘴馋贪凉,而且早晚都要保护好身上的3个重要部位,以免着凉。

1.肚脐:不穿露脐装,保护肚脐周边部位温暖

肚脐归属任经,如果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因此,保护肚脐周边部分温暖,对女性健康有重要作用。2.后2.背部:不再使用凉席

入秋后,自然界阴气渐长。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要想战胜秋季寒邪侵袭,养护阳气就要为后背保温,撤下床铺的凉席。

3.双脚:收起凉鞋,套上袜子

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自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热水泡脚、秋季不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女性朋友们在换季的时候,要注意好保暖,平时吃点纯正的老红糖也不错。

据《本草纲目》记载:“老红糖,性温、味甘、入脾,治心腹胀热、口干渴,润心肺大小肠热,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故治泻肝药用为先导,解食韭口臭”。因此,从古至今纯正的老红糖不仅是温补的老食品,更是广大女性朋友适用于经期的常备品。来月经喝老红糖,不仅成为了一种文化,更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敬修堂九吉公老红糖,就是坚持手工古法精心熬制的纯正老红糖,历经千年古法技艺传承,从原料选材到生产、装袋,每一步都严把质量关,保留了全部的甘蔗养分,并含有多种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也爽口清甜。源于古法,忠于品质的敬修堂九吉公老红糖,纯正经典老味道,的确更值得信赖。

关于秋天“经行腹痛”的问题,大家都懂了吗?

作者: 来源:白云山敬修堂

声明:

本网站部分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