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平台 >> 会员动态 >> 内容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时间:2017/5/2 16:42:01 作者:许晓屏 来源:陈李济

    2017年2月13日,致公党广州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带队到广药集团属下白云山陈李济、白云山和黄、白云山中一、白云山奇星进行“中药海外传播”的专题调研。致公党广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市委常委岳朝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任陈宏昌、白云山陈李济公司董事长石洪超、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进伟陪同接待,首站走进陈李济了解陈李济早期外向经营和首创蜡壳药丸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在座谈会上,陈怡霓表示,此次由致公党牵头,并组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到广药集团进行调研,其目的就是挖掘一些中药在在海外传播的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作为民主党派,致公党发挥自身的海外资源优势,通过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将更多的中医药的故事传播到海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药,认可中医药,并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发言

    作为本次调研的首站,一行领导参观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拥有417年历史的陈李济是广药集团历史源头,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长寿药厂。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外向型经营的发展实践。当时,“陈李济”的产品由于质量优、价格廉,且便于携带,许多出国谋生的国人为防病所需,携带出国,进而引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道光六年(1826年)陈李济又在广州十三行开设一个批发所,作为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口岸贸易机构。后来还在香港、上海、澳门、新加坡等地设支店,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经济网。民国时期,陈李济已进入产销的“黄金时代”。在博物馆展示的追风苏合丸、良药集等产品仿单上清晰记载了陈李济早年海外分店的地址。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致公党广州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带队参观陈李济中药博物馆

    2016年央视纪录《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就在陈李济博物馆专题拍摄陈李济首创蜡丸的内容。广东地处岭南,自然气候潮湿,传统的中成药易发霉变,且一些芳香类的中药材因药性挥发而影响整体药效,也无法满足人们远足之需。为此,陈李济人总结出煮蜡、串圆子、蘸蜡、鎅壳、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8道手工工序,用蜂蜡与木蜡混合浇铸成蜡壳,先割成半球形,然后将丸药裹在其中,再用蜡密封,这样就可久存而不变质。早年陈李济的蜡丸一度成为“广药”的代名词。起初因工艺复杂先用于贵重药品,自动化生产之后,这套封装工艺被更为广范采用,并延续至今。至今海外出口的众多中成药仍沿用这种剂型。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陈李济首创蜡丸

    陈怡霞在调研过程对广药陈李济传承的传统中医药文化高度赞赏,“学中医药,都应该来这里看看”。陈怡霞希望广药陈李济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古方正药走出国门走出海外。

市政协陈怡霓副主席带队调研广药陈李济的海外故事

致公党广州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一行人与陈李济领导合影留念

作者:许晓屏 来源:陈李济
  •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5A级社会组织(www.gzppa.org)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56号一楼 电话/传真:020-66281015 邮编:510130 电子邮箱:GZ_PPA@126.com
  • 粤ICP备1611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