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采芝林中药文化博物馆迎来了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2025年第三期广州科普开放日。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助力中医药科普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大合照
活动开始,市民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充满历史底蕴的采芝林博物馆。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中药材标本、一件件古老的中药炮制工具,以及一具具珍稀的动物骨架映入眼帘。讲解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市民们详细讲解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现代中医药的科研成果。期间,还穿插了有奖问答环节。市民们积极参与、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随后,大家来到了采芝林中药文化体验馆的非遗长廊。长廊巧妙融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中药元素,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中药文创产品,如二十四节气装饰画、中国道地药材地图等,在这里,大家看到了药材丰富多彩的风姿。
市民们参观非遗长廊
紧接着进行中药非遗手作——“四君子汤”经典名方相框画环节。市民们亲手挑选心仪的中药材,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随后,他们将中药材标本粘贴于卡纸相框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还按照方剂的结构进行布局分层。经过一番精心制作,一个个精美的“四君子汤”经典名方相框在市民们的手中诞生。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匠心,既展现了中医药的配伍智慧,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美学理念。
紧接着进行中药非遗手作——“四君子汤”经典名方相框画环节。市民们亲手挑选心仪的中药材,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随后,他们将中药材标本粘贴于卡纸相框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还按照方剂的结构进行布局分层。经过一番精心制作,一个个精美的“四君子汤”经典名方相框在市民们的手中诞生。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匠心,既展现了中医药的配伍智慧,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美学理念。
市民们制作中药非遗相框画
此次科普开放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通过这种“参观+体验”的模式,将中医药文化带入市民的生活之中,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未来,采芝林药业将继续秉承“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的宗旨,不断创新科普与研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优的科普资源和服务。
文字:陈彦均
图片:非遗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