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参会人员合影。谌鹏宇 摄
近日,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项目“基于辨证保健的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研发平台的建立”启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该专项首次立项中药保健项目。
据项目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王林元教授介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中药相关保健产品,但缺乏具体的中医分型。要想让中药保健产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将使用者状况和产品特点相结合,以实现辨证保健和精准保健。
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学敏教授介绍说,我国保健食品研发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中药类保健产品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研发和审评中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不到位、产品评价体系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此情况,“基于辨证保健的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研发平台的建立”项目将进行攻坚。据悉,该项目包括辨证保健理论研究与中药复方保健产品研发平台整合研究等6个子课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12家参与单位的157位专家组成了联合攻关团队。他们将用3年时间,研究和完善中医辨证保健理论,建立中药复方保健产品技术指导原则,构建中医功效评价体系、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新产品研发评价体系,并筛选9个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进行深入开发,为中药复方保健产品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提出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极具开创性。”王林元说,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的首个中药保健项目,项目组的工作具有建章立制的意义,“未来中药保健产品开发得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将取决于这个项目的研究。”